榴弹炮的射程提升主要依赖炮兵阵地的等级加成和军官技能强化。1级炮兵阵地可为M101榴弹炮提供40点射程加成,随阵地等级提升至5级时,加成可达60点。军官满级技能可额外增加榴弹炮基础射程的10%,例如基础射程220的榴弹炮可获得22点加成。通过叠加阵地等级与军官技能,理论上最高可将射程提升至302点,从而实现超视距打击。
地形部署是间接影响射程的关键因素。将榴弹炮布置在高地或丛林区域,不仅能利用地形掩护降低被反击风险,还能通过视野优势扩大有效攻击范围。炮兵阵地需优先建造在视野开阔且受保护的位置,避免被敌方侦察单位轻易发现。森林地形可为炮兵提供攻击力加成,但需注意其移动速度与进入阵地的1分钟准备时间可能影响战术灵活性。
弹药类型选择虽不直接改变射程数值,但通过适配弹种可优化打击效率。高爆炮弹适合攻击密集步兵或轻型装甲目标,穿甲弹则针对重型装甲单位。战斗中需根据敌方阵型动态调整弹药,例如面对龟缩防御的敌军时,优先使用高爆弹覆盖其集结区域。装填操作会消耗弹药库存,需提前通过任务、战役或市场交易储备资源。
军团协作与科技研发是后期强化射程的核心途径。军团城市可生产高级军备,如喀秋莎火箭炮等替代传统炮兵,其自主移动特性免除了阵地部署限制。科技树中的射程专项研究需合理规划资源分配,优先解锁与火炮相关的强化节点。侦察单位的视野支持同样重要,确保榴弹炮能在最大射程边缘锁定目标,避免因视野不足导致火力浪费。
战术策略的灵活运用能最大化射程优势。防御战中,榴弹炮应部署于基地中心或侧翼丛林,配合装甲部队逼迫敌方集中兵力以便范围打击。攻城时需精确测算与炮塔的距离,利用射程差实现无伤拆塔。遭遇战中,摩托化步兵或侦察车可为炮兵提供实时视野,弥补其固有缺陷。注意保留预备队应对敌方突袭,防止炮兵阵地被快速瓦解。